請登入,或立即 註冊 建立自己的雲端美術館!

快速註冊 使用 Facebook 登入

或是

忘記密碼 | 重寄會員啟用信

快速註冊個人帳號

按下註冊鈕的同時,表示您已詳閱我們的會員服務條款,同意使用 191ART雲端美術館 所提供的服務及訂閱電子報。

已經有帳號了?馬上登入

請登入,或立即 註冊 建立自己的雲端美術館!

忘記密碼

臺北市立美術館「李義弘:回顧展」

發佈日期:2022-04-01

--水墨山水的「造景」與「寫景」,見證藝術家的創作軌跡與行旅足跡--
 
水墨大展「李義弘:回顧展」自即日起,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正式開展。展覽精選水墨藝術家李義弘長達55年創作生涯的重要作品,包含1966年在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的畢業作,乃至2022年專為本次展覽所繪製的新作。由客座策展人王嘉驥策劃,本次回顧展以「造景」與「寫景」作為兩大策展脈絡,呈現藝術家創作的發展與轉變,見證他樹立「風景/山水」個人風格特色的歷程。
 
李義弘1941年生於臺南西港,1966年畢業於國立藝專,是臺灣戰後第一代水墨藝術家。1968年後,他再度拜師,進入書畫名家江兆申門下學習;這段學習歷程對李義弘的創作風格帶來深遠影響。有別於藝專在學期間的學院訓練,在江兆申門下學畫的方式更接近師徒制,學藝不止於觀察、體會老師的筆墨,也從老師身上學到閱讀的習慣,以及水墨繪畫的審美眼光。在江兆申卸下副院長職務、自國立故宮博物院退休後,李義弘曾數次隨侍老師赴中國南北遊歷,重訪早年在安徽的故居,並一起前往黃山。是故黃山從1990年代初期開始,成為李義弘重要的山水題材。
 
行旅風景與筆下風光
 
李義弘愛好旅行,數十年來足跡廣及臺灣和離島各地,以及亞、歐、非、美各大洲。各地的山川地景透過藝術家的眼光與筆墨,再現在他的畫中。為了表現不同的地景風貌,他創造了不同的筆觸與構圖;比如《寒山古剎》(1986)的喜馬拉雅山積雪、《雞善嶼》(2002)的澎湖玄武岩方山等,大自然鬼斧神工都成為藝術家揮灑筆藝畫技的絕佳題材。而異國風光經過藝術家描繪,風景畫面也多了幾分東方山水的意趣;如《瑞士山居圖》(1983),水墨描繪的瑞士山間風景,更添了幾分文人山居的況味。策展人王嘉驥表示,「在傳統山水和如實風景之間,李義弘揉合想像及再現,造景與寫景並行不悖,且相輔相成」,說明其作品中自然風景與山水畫風之間交互影響的特色。
 
不光是旅途所見的名勝山水能夠入畫,李義弘在生活當中的所見景色也是取材對象。他自1983年起在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任教,2002年所作的《漁寮關渡》描繪淡水至關渡的日常景色,連同平日與友人聚餐的場景及用餐店家都畫入其中。藝術家在1993年遷居三芝,北海岸的獨特地理景觀成為筆下常見的題材。他反覆嘗試以不同構圖、筆觸與媒材,描繪北海岸風稜石與跳石海岸景觀,為數可觀的寫景作品同樣成為創作後期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之一。
 
山水畫體現日常景觀
 
對李義弘的藝術創作來說,千里跋涉、專程走訪的景色可以入畫,生活周遭、每日可見的景色也可入畫,本次展出的長卷作品即是對於他創作觀點的最佳印證。本次展覽特別挑選《吳越江淮》(2001)、《黃山雲松》(2001)、《前澥鰲魚圖》(2001)、《漁寮關渡》(2002)、《風稜石待潮圖》(2003)、《玉山行》(2007)等六部長卷,畫題取材有名勝山水、也有日常即景,幾乎都是超過10公尺的長幅大作,《玉山行》更長達25公尺。為了將藝術家的精心力作完整呈現給觀眾,展場設計刻意減少展牆的搭建,維持展廳整體的通透,讓長卷作品能在開闊的空間中完整展出。恢弘的長卷處處有藝術家獨運匠心的細節,觀眾在美術館欣賞的同時,隨著長卷畫面的推展而挪動腳步,信步之間也彷若走訪了藝術家曾經親歷的山水世界。
 
「李義弘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不是一個講大道理的藝術家——所以,這不是一個要講大道理的展覽」,策展人王嘉驥表示。或許就是這番耿直率真,讓他的作品更貼近大眾,在畫面中呈現出真實且具生活感的一面。
 
本次展出的作品超過120件,是藝術家近年最大規模的個展,更是2022年春季全臺最具規模的水墨繪畫展覽,喜愛藝術的觀眾千萬不可錯過。除了導覽書,展場還特別提供李義弘所有展出作品題識文字的好讀版電子檔供觀眾下載,搭配瀏覽畫作的腳步,可以一起閱讀,進一步理解藝術家的創作意念。展覽期間將舉行展覽漫遊與策展人講座,並將分別為大、小朋友舉辦創作工作坊,邀請喜愛藝術的民眾來一起動動手,體驗當代水墨創作的自由多元與趣味。今年春天,歡迎走進北美館、感受山水畫的美好:水墨山水可以恢弘,可以邈遠,其實也可以很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