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美術館2021年度重點計畫預告
發佈日期:2020-12-30
臺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稱北美館)正式宣布2021年度重點計畫,精采多元的展覽囊括新世代藝術實踐、重量級國內外藝術家個展,以及不同議題向度的策展計畫;同時圖書文獻中心亦將進行微型文獻展,展呈珍貴的館史資料;新建典藏庫房案將逐步落實、臺北藝術園區則持續規整空間新藍圖,北美館立足於歷史根基,逐步啟動新時代!2020年,走過年初疫情的衝擊,北美館吸引更多觀眾造訪,更於6月份創下11年來同期最高來館人次的紀錄。多檔展覽拓展藝術不同象限的可能,廣獲各界好評,其中如「董陽孜:行墨」、「江賢二回顧展」、「未完成,黃華成」、「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1958」名列《藝術家》主辦之票選年度十大公辦好展,同時入選網路媒體《Bios Monthly》「2020 臺灣文創動態回顧」;「藍天之下」、「未完成,黃華成」獲《Shopping Design》雜誌評選為「SDA設計大賞 年度概念展覽活動」。此外,北美館亦獲《GQ》雜誌評選為年度美術館。除了策辦展覽廣受肯定,館方獲藝術家家屬、藝術家個人及藏家捐贈多件藝術作品,包含:「礦工畫家」洪瑞麟精彩家傳與各系列代表作150件、倪再沁作品22件、王萬春作品4件、陳德旺畫作2件,薛保瑕畫作《異域》、莊普複合媒材雕塑《咫尺天涯》、韓國藝術家張相宜水墨《風與靈魂》,以及完成於百餘年前、日本藝術家三宅克己作品《蒂沃利風景》等,總件數達182件,為近年來單年度捐贈作品數量高峰。北美館的2020年,因社會各界的支持及參與而豐富光彩。
迎接2021年,北美館首季延續前一年度精彩展覽計畫,揭開年度序幕。「2020台北雙年展」自11月開幕以來廣受海內外媒體關注,國際評論持續曝光,各項公眾計畫持續辦理中,不斷激發力行日常微型革命的動能。兒童藝術教育中心的「牠它星球」計畫亦帶來豐富精彩的活動,在青少年心中種下關懷環境的種子。2020臺北美術獎在12月11日揭曉首獎得主,13組作品展現臺灣藝術家豐沛的創作能量,「觀眾票選獎」將持續進行至2021年1月31日止。
新世代創作及策展實踐,全年輪番登場
八檔藝術家個展、兩屆臺北美術獎首獎個展,以及策展徵件計畫,北美館將展呈新世代藝術視野,全年不間斷!藝術家陳建榮、傅雅雯、廖祈羽、鄭先喻,以及江凱群、吳燦政、何孟娟、羅智信將先後於三樓展間各擅勝場。由新銳策展人李雨潔提出之策展計畫「感性機器:後資本時代的自我療癒」,將展覽想像成一種療癒機器的總體,集結八件行為和數位科技的創作,從後現代主義的行為作品,到當代人類學式對環境的探究,藉由不同的取徑探索身體與環境共振的感知模式,導引觀眾從自我沉澱或釋放焦慮的身體感受,進入一種較為知性的思考狀態。
臺北美術獎2017年首獎王煜松,將試圖從考掘、時間、夢境、空間、此刻狀態、宇宙的想像,展開針對美術館周邊圓山遺址的考察研究,甚而擴及臺北城歷史脈絡的探索與串聯發想;預計融合考古地誌符碼,以空間、材質、聲音等元素,建構不同於過往創作脈絡的全新現地製作。2018年首獎王連晟個展「混沌理論」,以該理論為基礎,指向全球化與地域化所形成的系統,思考混亂、隨機、有機的系統會形塑成怎樣的未來?藝術家將推出數件全新創作,關注全球化時代的困境:包含疾病、虛擬和現實、人工智能對於資本主義的鬆動、機器中介社會、人類與機器權力關係的轉換等相關問題意識的討論與延伸。
國際藝壇之星及國內資深藝術家,呈獻數十年創作軌跡
「跨領域」、「多媒材」為2021年大型藝術家個展之關鍵字,包括2019年於日本森美術館展出即備受矚目的「塩田千春個展」,以及「盧明德個展」、「高重黎個展」。這一系列個展呈顯藝術家不拘於媒材或形式、流動變幻的藝術語彙,凝鍊其各自千迴百轉、紮實豐厚的創作歷程。國際知名的日籍藝術家塩田千春,其作品以具現無形的回憶、焦慮、幻夢、寂靜而著稱。從自身生命經驗出發,她探問普世問題如身分認同、界線、與存在等,觸動觀者深層的情感,使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皆為之著迷。「塩田千春個展:撼動的靈魂」為藝術家生涯至今最大型且完整的展覽,集結其20多年來超過100件的作品,其中包含數件大型裝置,另有雕塑作品、表演作品之影像紀錄、攝影、手稿等。展覽標題指涉藝術家真摯的想望,亦即帶給觀者無以名狀情緒所衍生的靈魂撼動經驗。
「大遷徙:盧明德個展」回顧藝術家50餘年來的創作生涯,以「大遷徙」故事性文本貫穿8個展間,用劇場形式進行空間轉譯,賦予歷年作品新的觀視脈絡。而透過各式創作媒體如平面繪畫、錄影裝置、雕塑、空間裝置、現成物、身體表演等之交錯演示,賦予「媒體是一切」的自由向度與時代意涵。「高重黎個展:藝術作品複製時代之後的機器」將梳理藝術家40餘年來各創作階段之作品系列,從早期攝影、實驗短片以至各式影像裝置等,橫跨多重藝術範式,處理歷史與個人記憶、時間、圖像和媒體之間的關係,既瓦解傳統敘事,更開拓影像藝術的新視野與格局。
年度重點策畫展,以當代視角尋溯散逸的史觀
除了藝術家個展,北美館亦持續促發策展的研究動能,推出客座策劃的「典藏專題展:戰/藝未濟」與自製的臺灣原民當代藝術策畫展,希冀藉由歷史的重構,尋溯未曾踏足的敘事空間,使散逸的多重史觀復返,體現美術館以多元視角補綴時代與社會脈絡的積極角色。「典藏專題展:戰/藝未濟」由策展人陳麗瑩(Kathleen Elizabeth Ditzig Li Ying)與許芳慈客座策展,展題之「未濟」出⾃於《易經》中的第六⼗四卦,指所謀求之事尚未成功,然亦帶有事物循環不息的意義。「戰/藝未濟」從北美館典藏中循索臺灣現代藝術史軌跡,研究關注館舍地緣歷史、設計哲思,以及臺灣現代藝術運動與冷戰現代主義的時代性交會,為亞洲藝術史鮮為⼈知的團塊提供了新的研究視⾓,企圖交織出冷戰期間,⽂化和藝術之於科技哲學的歷史思辨。由北美館策展人陳慧盈擔綱的臺灣原民當代藝術策畫展,探討原住民族長期在現代性空間治理下,於流離文化狀態中試圖回歸「原鄉」的過程,期望能透過藝術家的創作,以及與非營利機構和研究機構的合作,從原住民族的空間觀出發,理解這條文化復返之路和臺灣社會的自然觀之間的衝突與對話。
新展望:立足歷史,創建未來
自開館以來,北美館透過展覽策畫或作品典藏,不斷地開發、生產與積累藝術材料,現下當代藝術的發展趨勢更是加速文獻資料產製的速度。本館積極面對此課題,歷時數年搜集、建置、歸檔與數位化館內現存資料,伴隨著整合前身為圖書室的「圖書文獻中心」之成立,公開美術館「館史資料庫」,目前含括開館後第一個十年的出版及展覽,以及「藝術家檔案」,逐步開放藝術家之數位文獻檔案。未來圖書文獻中心將結合原圖書室既有實體藏書,以及文獻中心兩大資料庫的資源,能量加乘,企能強化臺灣現當代藝術研究的基礎。同時,本館亦新闢文獻檔案的微型展示空間,展陳珍貴館史資料,從中一窺臺灣現當代藝術發展。即將於2021年1月23日上檔的是「走向當代:新展望的歷程」,以1984年起策辦的「新展望」系列競賽展為題,試圖以文獻、檔案鋪陳其作為「台北雙年展」前身的發展脈絡,及所歷經的數次前瞻性變革,同時呈現北美館長期以來作為鼓策臺灣現當代藝術創作的重要平台。
臺北市立美術館成立於1983年,亟需以當代視野思考30餘年的館舍空間如何與時俱進,接軌國際標準。2017年進行空調系統更換與內部機能改善工程,提升專業服務功能,同時重新塑造南進門入口,增進本館與美術公園、王大閎建築劇場之間的空間連動關係。北美館多年來積極呼籲爭取,試圖為臺灣藝術發展未來圖景擴充更多施展空間,奠定紮實與健全基礎,終於在近年啟動關鍵性的下一步:新建典藏庫房案將因應當前綜合保存、維護、研究與教育等作品典藏的多元專業需求;臺北藝術園區將以發展當代混種、新型態藝術製作的展演映、研究、推廣教育平台,以及打造青少年互動學習空間為目標,同時營造出藝術與自然共生的文化綠園。未來本館將成為重建並梳理臺灣藝術史的重鎮,規劃館藏日治時期以來臺灣美術史上經典作品之常設展或策畫展。2021年,新建典藏庫房案將完成細部設計並啟動工程施作,臺北藝術園區案則在今年硬體空間定性的基礎上,完成需求統整、設計準則規畫,穩紮穩打、踏實前進。新的一年,邀請您與北美館一同回顧、並創建臺灣現當代藝術發展的「新展望」!
《2020年度捐贈典藏》,洪瑞麟,《吃便當》,1957,墨、淡彩、紙,38.5×53.5 cm。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2020年度捐贈典藏》,倪再沁,《從圓山到101》,1992-2008,水墨、水彩、壓克力顏料、宣紙、畫布,179×288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2020年度捐贈典藏》,莊普,《咫尺天涯》,2018,魯班尺,尺寸依空間而定。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臺北市立美術館2021年重點展覽介紹(暫定)
註:下列訊息依展出時序排列,僅供參考,開展前將提供完整新聞資料
藝術家系列個展:陳建榮、傅雅雯、鄭先喻、廖祈羽|2021.03.27-07.04 【三樓3A、3B展覽室】
陳建榮個展「Finders Keepers」延續藝術家近年來創作,藉由理性與感性層疊交纏的樣貌展現人處於都會空間與機械文明下的狀態,並運用視覺動能與意義流動,呈現時空和感受的游移性。傅雅雯個展「變形中」跨領域結合各種技術,探討身體力量對物體運動產生的影響,將隱形張力轉化為視聽影像,以此呼應現處的生活形態。廖祈羽個展則以擅長錄像敘事手法交疊真實與虛構,並透過關於生與死、愛與相伴的故事,觸及在世與來生的總總辯證。鄭先喻個展「injector after_null」延續2017年個展「injector before_null」當中的作品《sandbox》理念,運用手機訊號的攔截與傳送方式,導引觀眾探究人類視界對於事物存在的定義。
臺北美術獎2017年首獎 王煜松個展|2021.04.10-06.27 【地下樓E、F展覽室】
王煜松的創作經常融入身體感知,空間場域等元素,近期的作品經由對過去、現在、未來事件的想像、拼湊與再閱讀,從自身生活環境和生命經驗擴及更廣的社會意識、群體關係,試圖探尋虛構及真實之間的曖昧地帶,以物件、影像或空間將觀者帶入故事性的場域,使其自行閱讀及想像。本次個展則試圖藉由關於考掘、時間、夢境、空間、此刻狀態、宇宙的想像等,展開針對美術館周邊圓山遺址的考察研究,甚而擴及臺北城歷史脈絡的探索與串聯發想。王煜松預計以空間、材質、聲音等元素,融合考古地誌符碼,建構不同於過往創作脈絡的全新現地製作。
大遷徙:盧明德個展|2021.04.17-07.18 【二樓2A、2B展覽室】
本展邀請莊普、許遠達、蔣伯欣、鄭乃銘籌組成顧問團隊協助展呈及研究,回顧藝術家50餘年來的創作生涯。盧明德早期創作從「純綷繪畫性語言的追尋」開始,直到1981年前往日本筑波大學藝術研究所研習綜合造型,接觸到當代藝術表現的多樣化形式與跨媒材的可能性,發展出「複合媒體藝術論」之創作理論架構。從1980年代至今,盧明德的創作一直緊扣著當代的社會議題與跨領域之間的合作交流,甚至是跨物種、跨時空的實驗,並以平面繪畫、錄影裝置、立體雕塑、空間裝置、現成物件、身體表演、劇場形式,甚至結合生態學家、地質學家、科學家等各種協同創作方式,交錯進行跨領域的對話。本展以「大遷徙」故事性文本貫穿8個展間,試圖以劇場形式進行空間規劃,為歷年來之作品賦予新的觀視脈絡,並展呈各式創作媒體的演化與遞嬗,賦予「媒體是一切」的自由向度與時代意涵。
盧明德,《媒體是一切》,2001,霓虹燈、變壓器,75×630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盧明德,《打狗系列7》,2001,複合媒材,123×245 公分。圖像由藝術家提供。
塩田千春個展:撼動的靈魂|2021.05.01-08.22 【一樓1A、1B展覽室】
本展為國際知名藝術家塩田千春生涯至今最大型且完整的展覽,供觀眾細細體驗藝術家20多年來的作品,包含數件大型裝置,另有雕塑作品、表演作品之影像紀錄、攝影、手稿等。塩田千春的作品以具現無形的回憶、焦慮、幻夢、寂靜而聞名,她最為人所知的系列是由紅色與黑色細線纏繞整個空間、張力十足的裝置作品。從自身經驗出發,她的作品藉由探問普世問題如身分認同、界線、與存在等,使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皆為之著迷。此展覽可說是她長期藝術生涯所探索命題「現於未顯中」(presence in absence)之縮影,觀者將於其中對存有和生命旅程的意義,以及靈魂的內在運作方式找到自己的解答。
塩田千春,《不確定的旅程》(暫譯),2016/2019,鐵框、紅羊毛線,尺寸視空間而定。
由Blain|Southern,倫敦/柏林/紐約提供
展出現場:「塩田千春展:魂がふるえる」,東京森美術館,2019
攝影:Sunhi Mang 照片由森美術館提供
塩田千春,《寂靜中》(暫譯),2002/2019,燒焦鋼琴、燒焦椅、Alcantara黑線,尺寸視空間而定。
製作贊助:Alcantara S.p.A
由Kenji Taki 畫廊,名古屋/東京提供
展出現場:「塩田千春展:魂がふるえる」,東京森美術館,2019
攝影:Sunhi Mang 照片由森美術館提供
2020策展徵件計畫:「感性機器:後資本時代的自我療癒」|2021.07.24-10.17 【地下樓E、F展覽室】
在後資本時代,各個領域都面臨過度製造,資訊爆炸使得時間破碎,人們懸置主體的感受,失去自我與外界連結,甚至在危機來臨以前,就因為各種奇觀而焦慮。本計畫由新銳策展人李雨潔提出,將展覽想像成一種療癒機器的總體,集結八件行為和數位科技的創作,從後現代主義的行為作品,到當代人類學式對環境的探究,試圖以不同取徑探索身體與環境共振的感知模式,干預資本主義式的緊繃規範,導引觀眾從自我沉澱或釋放焦慮的身體感受,進入一種較為知性、客觀平靜的思考狀態。本計畫預計展出藝術家朱浩培+李長民、陳呈毓、陳慧嶠、Rebecca Horn、John Akomfrah、Cam Xanh、Olafur Eliasson等作品。
藝術家系列個展:吳燦政、江凱群、何孟娟、羅智信|2021.07.31-11.07 【三樓3A、3B展覽室】
江凱群《碎化的史觀》試圖論證異國經驗的沖激,對於藝術家處理個體與對象之間互為主體關係的影響;從文化變遷到歷史文物的考證,江凱群連結各據點的歷史勃興,藉此讓觀眾省視地理居所與自身根源。吳燦政《十年-台灣聲音地圖計畫》紀錄日常生活的聲音環境,透過聲音的組合與變化過程,層疊出地方的聽覺文化性格,此次將呈現藝術家十年來關注聲景的積累與其他領域的互動嘗試。何孟娟《空間迷向》以照片記錄、採訪影片與史料蒐集,嘗試談述位於紐約的魏斯貝絲藝術家公寓中,百餘位來自世界各地藝術家之獨特的生命故事,以及他們如何跳脫框架,對於紐約藝術樣貌帶來影響。羅智信《像是一個夜店的小便斗》為一件大型的限地空間裝置,以此鮮明、具身體感的空間體驗為背景,關注人或物在交會、交換之時,意義與感知的傳遞與轉換。
典藏專題展:戰/藝未濟|2021.08.14-11.14 【二樓2A、2B展覽室】
本展由策展人陳麗瑩(Kathleen Elizabeth Ditzig Li Ying)與許芳慈客座策展,展題之「未濟」出⾃於《易經》中的第六⼗四卦,指所謀求之事尚未成功,然亦帶有事物循環不息的意義。「戰/藝未濟」從臺北市⽴美術館典藏中循索臺灣現代藝術史軌跡,將館舍的地緣歷史、設計哲思、臺灣現代藝術運動與冷戰現代主義的時代性交會作為展覽的研究關注。藉由展覽理解臺灣戰後第⼀輩現代藝術運動的先鋒藝術家,在獨特的冷戰情勢下,透過藝術實踐拓延展開的⾃我實現歷程,乃⾄在創作中將⾃⾝與⼤歷史對話轉化為物質形貌的實踐性哲學。展覽由以下三個⾯向展開討論——「寓於宇宙」、「浮游群落」以及「現代主義之屋」,為亞洲藝術史鮮為⼈知的團塊提供了新的研究視⾓,闡明臺灣藝術史和臺灣中華現代性的宇宙政治意義,並重新爬梳冷戰期間,⽂化和藝術之於科技哲學的歷史思辨。
普拉賈克塔.波特尼斯 (Prajakta Potnis),《靜物》,2009,數位輸出於長纖維棉漿紙,137×87公分。圖像由藝術家提供。
謝里法,《1938》,1970,鋅版版畫,40×50 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臺北美術獎2018年首獎 王連晟個展:混沌理論|2021.11.06-2022.02.13 【地下樓E、F展覽室】
在現今全球化的時代,因為訊息流通的快速,一切都問題都會變成全球化的問題。混沌理論指一切事物的原始狀態,從看似毫無關聯、無跡可循,最終仍有機地形成某種秩序與規律。該理論用以探討動態系統中,必須用整體、連續的網絡關係才能加以解釋及預測之行為,正是全球化與地域化所形成的系統。王連晟以混沌理論為基礎與機遇性的問題連結出更大的框架,思考混亂、隨機、有機的系統會形塑成怎樣的未來?本展覽藝術家將推出數件全新創作,關注全球化時代的困境:包含疾病、虛擬和現實、人工智能對於資本主義的鬆動、機器中介社會的狀態、人類與機器權力關係等,試圖提出這些問題意識的討論與延伸。
高重黎個展:藝術作品複製時代之後的機器|2021.10.09-2022.01.16 【一樓1A展覽室】
高重黎在早期80年代的攝影融合紀實與寫真風格,同時間也開始實驗一系列八釐米實驗短片的製作。這些風格特異,富有批判性的短片連續五屆獲得七項金穗獎,在當時極受矚目。這些短片包括:《我就是吃這種奶粉長大的》、《家庭電影》等。1983年,其首次攝影個展就開始運用多媒材,自1999年後更產出幻燈簡報電影、機械式活動影像裝置、和影像紙上展覽等,企圖反思影像機器構成之現實及重新定義電影的系列生產。他不斷從事電影短片、動畫與媒體考古,既是影像創作者,也是歷史照片、影像機器相關的收集者。高重黎的作品橫跨雕塑、攝影、繪畫與實驗電影等多重藝術範式,作品主題涉及歷史與個人記憶、時間、圖像和媒體之間的關係,既反對傳統敘事,更體現影像藝術的新視野與格局。本展將梳理藝術家40餘年來各創作階段之作品系列,部分作品將用新技術重現,並將帶來全新製作。
高重黎,《ASA的n次方》,1983,複合媒材。© 高重黎攝影
臺灣原民當代藝術策畫展|2021.12.11-2022.03.20 【二樓2A、2B展覽室】
「原鄉」是身體空間經驗,亦是基於文化認同的想像空間,然而原住民族長期在現代性空間治理下,必須面對空間與精神流離的文化狀態。從被冠上「蕃」或「山胞」之名在群山中被迫不斷遷徙,到以「原住民」之名作為自我認同的起點,這條尋找復返主體之路,延伸出現代國家體制以「發展」之名宰制族群文化、分配自然資源的各項問題,也讓面對全球環境危機的人們,急切地期望能理解原住民傳統文化中使用自然資源的倫理,以求人類生存之道。本展期望能透過藝術家的創作,以及與非營利機構和研究機構的合作,從原住民族的空間觀出發,理解這條文化復返之路和臺灣社會的自然觀之間的衝突與對話。
(藝文報報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