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美術館「We Are Cloud」國際論壇 探討雲端世代的5G跨域應用
發佈日期:2022-01-15
「光‧舞弄‧影—2022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以藝術、科技與表演跨域創作的精神,打造10組具表演性裝置特質的「光之劇場」,為進一步探討第五代移動通訊(5G)與藝術的連結,國美館特別於2022光影節舉辦期間,於今日(1/15)及明日(1/16)二天日辦理「We Are Cloud-藝術與5G科技應用國際論壇」。本次論壇涵蓋4個面向,包括:科技與藝術的理論研究、國際案例分享、臺灣5G創作與研究現況分享,以及本次2022臺灣國際光影節藝術家創作分享,並邀請了包含臺灣、美國、澳洲等相關學者與技術研究者共同參與。雖因全球疫情影響,與會的國際學者及藝術家須以線上方式參與,但在大家充分的準備與精闢入裡的分享下,圓滿的結束第一天的議程。國美館長梁永斐說明,藝術家從90年代開始,即透過網際網路開始進行創作。隨著移動裝置、手機等通訊設備的普及化,以及各種相關技術的更新與成熟,讓科技藝術家們多了更多創作實踐的科技應用。在臺灣的行動服務進入第五代移動通訊世代(5G)的現在,希望透過此國際論壇的舉辦,除了重新思考臺灣數位藝術的跨界特質,也能省思美學與科學技術合作創作的創新思維,如何在5G時代的科技應用,進入下一個數位藝術創作世紀。
國美館副館長汪佳政致詞時表示,國美館在藝術科技藝術推動很早,從近二十年前的數位藝術方舟計畫開始,一直到目前的5G創作展演計畫,我們希望站在5G藝術應用的浪頭上,與藝術家共同推展,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目前已舉辦第三屆,今年同樣獲得到民眾關注與好評,展覽至2月28日,歡迎大家蒞臨參觀。
論壇首日(1/15)第一個場次討論重點為「美術館科技運用與實體邊界的拓展」,由艾碧蓋兒.昂納女士(Lorem Ipsum Corp合夥創辦人)擔任主講人,以「開放取用的途徑」(Doorways into Open Access)為主軸(此AR/VR應用程式讓使用者能以獨特的沉浸式體驗),分享這款應用程式如何將歷史帶到居住在社區及城市而無法接觸或拜訪博物館的人們面前。第二個場次所討論的則是由國內知名學者邱誌勇教授所提出的「5G應用與藝術展演的匯流想像」,以此主題分享國內外相關5G應用的藝術性創製的案例,並針對5G與藝術創作實踐的可能性,以及藝文館舍的科技未來提出可想像的輪廓。
明天(1/16)將進行兩個議題的探討,分別是由艾德華.A.尚肯(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副教授)所提出的「新興科技擁抱遠程信息處理─5G和藝術的未來」,以及托瑞.伊納森(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之創意實踐研究副校長)所分享「雲端城市」等兩個主題,當然還包括「2022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國內外參展藝術家的作品分享及與主講人精彩討論。
論壇貴賓合影,後方螢幕為論壇主講人艾碧蓋兒.納(Lorem Ipsum Corp合夥創辦人),前方左起為2022光影節策展人曾鈺涓、國美館展覽組長黃舒屏、國美館副館長汪佳政、2022光影節策展人翁淑英、藝術家羅禾淋及王伯宇
2022光影節參展藝術家羅禾淋藝術創作分享
「We Are Cloud-藝術與5G科技應用國際論壇」
時間:2022年1月15 (六)9:15-16:00,2022年1月16 (日)9:30-16:00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演講廳
(藝文報報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