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山與海的異人」2019亞洲藝術雙年展-國立臺灣美術館
發佈日期:2019-08-31
國立台灣美術館將於今年10月辦理第七屆亞洲藝術雙年展,本屆由台灣藝術家許家維和來自新加坡的何子彥所共同擔綱策劃工作。展覽將以「來自山與海的異人」為題,兩位策展人以一幅概念矩陣圖作為其策展概念的思考模型,企圖探索當代藝術家如何對亞洲地區政治、歷史、經濟層面的人文議題以及科技議題進行重新解讀,並透過非人視野打破主流敘事以開啟更多的想像與討論,進而將亞洲諸多關乎政治與歷史的意識形態詮釋框架進行鬆綁。展題中的「異人」參考自日本民族學學者折口信夫(Shinobu Orikuchi)所提出來的「稀人」(marebito)概念,隱含著對於陌生人或他者的看法與想像。策展人將此概念進一步延伸至本展脈絡,「異人」係用來指涉少數民族、流亡者、殖民者、異國商人、神怪、外星人等非我族類,而展覽即是關於人與陌生人、與非人的相遇,也是不同意識形態的碰撞與交流。「山」與「海」則可延伸解釋為相對於平地社會的異地,或超越人類視點之異境。從此垂直海拔的兩端點出發,兩位策展人共同發展出了一幅概念矩陣圖(如下圖示),並從圖表中的兩兩相對的概念為基礎去尋找其中的連結,作為這次雙年展的思考方法與概念模型。
展覽的思考路徑主要從兩組相互垂直的概念出發,其一是透過「贊米亞」(Zomia),以及「蘇祿海」(Sulu Sea)所勾勒出的逃逸路線,拋出關於地理、政治、歷史與無政府主義等討論。「贊米亞」由美國人類學者James C. Scott所提出,指的是300公尺以上,西起印度以北,東至越南北部的高地範圍。「蘇祿海」則位於西南太平洋海域,周圍被菲律賓南方的群島與北婆羅洲島所環繞。除了盛行的海上貿易,海盜以及恐怖份子亦活躍其中。不論是「贊米亞」或「蘇祿海」皆為無法以單一國族概念劃定的區域,幾千年來,因其獨有之地理條件,而相應形成一個特殊的地理空間範圍。
其二則是從對流層的「雲端」再到地殼深處的「礦物」所開啟的非人視野,以及超越人類尺度的時空觀,通過靈、人工智慧、神怪、外星人等非人,描繪出人、物與科技之間複雜的關係樣態。由這兩條交錯之軸線所向外展開的四個象限,則進一步構成了一個循環流動的關係。在人類世的背景下,策展人以此為可能的研究方法,嘗試將亞洲內部的懸而未決的議題與問題重新置入這新的關係鏈結之中,開展出關於亞洲的另類敘事網絡。
本屆亞雙展將邀請多組藝術家為展覽構思全新作品。其中,泰國雙人藝術團體Jiandyin及印尼跨領域藝術團體Lifepatch於四月底受邀來台針對參展計畫進行前期研究與資料蒐集。Jiandyin的藝術實踐通常涉及跨學科的研究與合作,並探索如何透過不同的藝術形式創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此次他們將與臺灣、泰國兩地的藥學研究機構進行研究合作,針對泰北山區的地緣政治,以毒品走私的路徑連結當地黑魔法傳說、少數民族領地以及玉石開採現場。2012年於印尼日惹發起的跨領域藝術社群Lifepatch,其成員組成多元包括藝術家、設計師、工程師、科學家等,擅長以社群共創的方式開發關於藝術,科學與科技的實驗性創意實踐,並強調公民參與及社會創新。此次他們將與臺灣長期深耕東南亞藝術場景的「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透過社群協力的方式,在展覽脈絡下創造可開啟更多對話的平台與場景。
「來自山與海的異人—2019亞洲藝術雙年展」預計邀請約30位/組藝術家參展,本次展題記者會首波發布之藝術家名單為:江凱群CHIANG Kai-Chun (臺灣)、邱承宏 CHIU Chen-Hung (臺灣)、夏爾芭.古普塔Shilpa GUPTA(印度)、Jiandyin (泰國)、希瓦.K Hiwa K(伊拉克)、劉窗LIU Chuang(中國)、劉玗 LIU Yu(臺灣)、吉拉德•拉特曼Gilad RATMAN(以色列)、鐵木耳.斯琴Timur Si-QIN(德國)、田村友一郎Yuichiro TAMURA(日本)、薩望翁•雍維Sawangwongse YAWNGHWE(緬甸)、Lifepatch (印尼) + 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Open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臺灣)、丁昶文 TING Chen-Wen (臺灣)、王虹凱WANG Hong-Kai(臺灣)。
「來自山與海的異人—2019亞洲藝術雙年展」將於今年(108年)10月開展,展覽作品包含當代創作的多元性,囊括繪畫、裝置、影像、行為表演、工作坊等豐富類型。展出期間也將辦理多項活動,詳細資訊請上國美館網站查詢。
亞洲藝術雙年展網站(https://www.asianartbiennial.org/2019/)
國立臺灣美術館(www.ntmofa.gov.tw)
開放時間:週二~五 09:00-17:00,週六、日 09:00-18:00,週一休館
館 址:40359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服務電話:(04) 23723552
圖1(中國藝術家)
劉窗,〈比特幣礦和少數民族田野錄音〉,2018年,3頻道視頻,4k,5.1聲道,40分鐘。全球都市國際藝術雙年展委任製作,由毛繼鴻藝術基金會支持。作品提供:藝術家。
Liu Chuang, Bitcoin Mining and Field Recordings of Ethnic Minorities, 2018, 3 channel videos, 4k, 5.1 sound, 40min. Commissioned for Cosmopolis #1.5 Enlarged Intelligence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Mao Jihong Arts Foundatio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圖2(日本藝術家)
田村友一郎,〈背叛的海〉,2016年,複合媒材裝置、錄像,混凝土雕塑,絹印撞球桌和現成物。尺寸依展出場地而異、長度依各影片而異。作品提供:藝術家和Yuka Tsuruno Gallery。
Yuichiro Tamura, Milky Bay, 2016, mixed media installation with videos, concrete sculptures, silkscreened billiard tables and found objects. Dimensions variable; various video durations.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Yuka Tsuruno Gallery.
圖3 (以色列藝術家)
吉拉德•拉特曼,〈工作坊〉,2013年,三頻道視頻裝置,高畫質視頻(8分鐘1秒,循環播放)。作品提供:藝術家。
Gilad Ratman, The Workshop, 2013, three-channel video installation, HD video (8'1'', Looped).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圖4 (德國藝術家)
鐵木爾‧斯琴,〈東,南,西,北〉,2018年,複合媒材裝置,雙連拼燈箱,雕塑,VR (10分鐘,循環播放)。尺寸依展出場地而異。作品提供:藝術家以及魔金石空间。
Timur Si-Qin, East, South, West, North, 2018, mixed media installation, lightbox diptychs, sculptures, VR (10', Looped). Dimension variabl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Magician Space, Beijing.
圖5-1、5-2(印度藝術家)
夏爾芭.古普塔,〈地之歌〉,2017年,機械系統、石頭,79×22×18cm。作品提供: GALLERIA CONTINUA。照片由湯姆.卡萊明拍攝。
Shilpa GUPTA, Song of the Ground, 2017, mechanical installation, borderland river stones, 79×22×18cm. Courtesy of GALLERIA CONTINUA, San Gimignano / Beijing / Les Moulins / Habana. Photo by Tom Callemin.
圖6(緬甸藝術家)(歷年作品參考圖)
薩望翁.雍維,〈鴉片視差〉(展場照),2019年,油彩麻布,224×400 cm。作品提供:藝術家。照片於APT9 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拍攝。
Sawangwongse Yawnghwe, The Opium Parallax, 2019, oil on lien, 224×400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Photo at the 9th Asia Pacific Triennial of Contemporary Art (APT9).
圖7(臺灣藝術家)
劉玗,〈Salvation Mountain〉,2018年,影音裝置、三頻道播放、彩色、雙聲道,22分05秒。作品提供:藝術家。
LIU Yu, Salvation Mountain, 2019, three channel sound/video installation, color, stereo, 22min05sec.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圖8 (伊拉克藝術家)
史希瓦.K,〈鐘計畫〉,2007-2015年,2頻道視頻,35分(義大利)/ 26分(伊拉克)。作品提供:Prometeo gallery, KOW和藝術家。
Hiwa K, The Bell Project, 2007-2015, two-channel video, 35min(Italy)/ 26min(Iraq). Courtesy of Prometeo gallery, KOW and the Artist.
圖10 (泰國藝術家雙人組)
朋琵萊.明瑪萊&紀拉德.明瑪萊,〈磨擦流動〉,2019年,單頻道高畫質黑白無聲錄像。作品提供:藝術家。
JIANDYIN (Jiradej MEEMALAI and Pornpilai MEEMALAI ), Friction Current, 2019, Single-channel, video full HD, black and white, silent, 20min09sec loop.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圖11 (臺灣/印尼藝術家團隊) (歷年作品參考圖)
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 / LIFEPATCH,〈CO- Temporary#2:伊圖阿巴的島,開放工作室之夜〉,2017年,日惹,印尼。作品提供:藝術家。
Open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 LIFEPATCH, CO- Temporary#2:Itu Apa Island,Open Studio Night, 2017, Yogyakarta.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圖12(臺灣藝術家)(歷年作品參考圖)
丁昶文,〈尋龍與地靈〉,2019年,硓𥑮石、合成纖維、現成物、水、單頻道錄像。視場地尺寸而定,27分30秒。作品提供:藝術家。
TING Chen-Wen, Dowsing and Earth Spirit, 2019, coral stone, synthetic fiber, object, water, single-channel video, Size variable, 27min30sec.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圖13 (泰國/美國藝術組合)
寇拉克里・阿讓諾度才& 亞歷克斯・格沃伊奇&男孩子,〈在一個滿是怪人的房間裡沒有歷史 5〉,2019年,三頻道錄像裝置,30min44sec,尺寸依場地而異。作品提供:藝術家與 C LE A R I N G 紐約/ 布魯塞爾、Carlos / Ishikawa 倫敦及曼谷城市城市畫廊 ©Roberto Marossi_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C L E A R I N G New York, Brussels
Korakrit ARUNANONDCHAI_Alex GVOJIC (with boychild), No History in a Room Filled with People with Funny Names 5, 2019, three-channel video installation , 30min44sec. Courtesy of the artists, C LE A R I N G New York / Brussels, Carlos / Ishikawa London, Bangkok CityCity Gallery Bangkok. ©Roberto Marossi_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C L E A R I N G New York, Brussels
圖14(新加坡藝術家)
林育榮,〈海況六〉,2015,單頻道錄像,8’58’’。作品提供:藝術家。
Charles LIM, Seastate Six, 2015, video, sound, 8’58’’.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圖15(韓國藝術家)
李禹煥,〈關係項〉,2007/2019,鐵、石頭。作品提供:東京SCAI THE BATHHOUSE提供。照片Keizo Koku提供。
LEE Ufan, Relatum, 2007/2019, iron and stone. Courtesy of SCAI THE BATHHOUSE, Tokyo. Photo: Keizo Koku.
圖16.1、16.2(臺灣藝術家)
王虹凱WANG Hong-Kai,〈這不是國境音樂〉(工作坊現場紀錄),2019。工作坊、多媒體裝置,尺寸依場地而異,作品提供:藝術家。
WANG Hong-Kai, This is No Country Music,2019. Workshop, Multi-media installation. Dimensions variabl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藝文報報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