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登入,或立即 註冊 建立自己的雲端美術館!

快速註冊 使用 Facebook 登入

或是

忘記密碼 | 重寄會員啟用信

快速註冊個人帳號

按下註冊鈕的同時,表示您已詳閱我們的會員服務條款,同意使用 191ART雲端美術館 所提供的服務及訂閱電子報。

已經有帳號了?馬上登入

請登入,或立即 註冊 建立自己的雲端美術館!

忘記密碼

倫敦蘇富比現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發佈日期:2023-02-28

本季領銜拍品:

瓦西里・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教堂與穆爾瑙風景 II》
拍場難得一見的康丁斯基頂峰鉅作
出自1920年代柏林顯赫的斯特恩收藏,堪稱當中瑰寶
經歷幾番流轉,作品近期歸還原主後人
估價約4,500萬美元

畢加索愛女瑪雅(Maya)肖像
近25年後再現市場
曾屬喬瓦尼・范思哲(Gianni Versace)收藏
估價約1,500萬至2,000萬美元

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頂級抽象鉅構
尺幅恢宏、畫幅長達四米
估價逾2,500萬美元

愛德華・孟克(Edvard Munch)橫飾壁畫
以一比一沉浸式數碼藝術裝置的形式展出
凝視人間生死的藝壇經典作 刻劃他兩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
曾高掛於馬克斯・萊因哈特的前衛柏林劇院以至豪華郵輪宴會廳的牆上
為躲避納粹掠奪一度被藏於挪威森林深處的穀倉
估價約 1,500萬至2,500萬美元

盧西安・佛洛德(Lucian Freud)女兒伊索貝爾(Isobel)肖像
首登拍場 二十年來首度公開展出
估價1,500萬至2,000萬英鎊



瓦西里・康丁斯基《教堂與穆爾瑙風景 II》,1910 年作 油彩畫布,96 x 105.5 公分
估價約 4,500 萬美元

《教堂與穆爾瑙風景 II》創作於1910年,正是康丁斯基在藝術發展上取得重大突破並邁進抽象主義的一年。本作展現了康丁斯基剛形成的抽象語言,這種語言在他後來的作品中不斷演化,更引領後來的藝術家走上新闢蹊徑。這幅作品是市場上難得一見的康丁斯基頂峰鉅作。

本作尺幅龐大,採用了鮮明豐富的對比色,四邊近乎長度一致。這種類近方形的畫幅甚獲當時前衛的現代主義藝術家青睞,莫內和克林姆等都曾創作方形畫。這幅康丁斯基的佳作不僅對抽象主義藝術發展來說意義重大,背後更有一段值得世人銘記的歷史。

本作曾屬喬安娜・瑪格麗特・斯特恩(Johanna Margarete Stern;1874–1944年)和西格伯特・塞繆爾・斯特恩(Siegbert Samuel Stern;1864–1935年)伉儷的舊藏。二人共同創辦紡織業公司,不僅事業有成,亦活躍於1920年代星光熠熠的柏林藝文社交圈,結交了托馬斯・曼(Thomas Mann)、法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等泰斗。可惜的是,隨著納粹黨日益壯大,斯特恩夫婦美好寫意的生活戛然而止。1935年,西格伯特與世長辭,隨後喬安娜被迫逃離德國,最終卻未能逃過千千萬萬猶太人所遭 受的厄運。這一連串的悲劇亦使斯特恩伉儷藝術收藏的精彩作品流散各地。

本作自1951年起由荷蘭埃因霍温(Einhoven)凡阿貝博物館 (Van Abbemuseum) 收藏並展出。大約八年前,本 作獲確認為斯特恩伉儷舊藏,最近被歸還予斯特恩家族的後人。
 

巴布羅・畢加索《拿著小船的女孩(瑪雅)》,1938 年作油彩畫布,73.3 x 60 公分
估價約 1,500 萬至 2,000 萬美元

畢加索有許多作品都以他身邊的女性為模特兒。1935年9月5日,畢加索的情人瑪莉·德雷莎·沃特(Marie-Thérèse Walter)為他秘密誕下女兒,畢加索將她名為瑪雅·魯伊斯·畢加索(Maya Ruiz-Picasso),以紀念他深愛的已故姐姐瑪麗亞·德拉康塞西翁(María de la Conceptión)。當時,畢加索與第一任妻子、前芭蕾舞者奧爾加·霍赫洛娃(Olga Khokhlova)的離婚爭鬥處於膠著狀態,他最後更因此忍痛讓出布瓦熱 盧城堡。同時,歐洲政治局勢日益惡劣,戰爭如箭在弦,使畢翁萎靡不振,近一年沒有作畫。瑪雅的出生來得合時,就似黑暗中的陽光,讓畢加索感到無比幸福,為他後來稱為「人生中最糟糕的時期」帶來生機。

1938年1月至1939年11月期間,畢加索為瑪雅畫了十四幅肖像,為人父親的喜悅在這些畫中溢於言表,是畢加索以子女為題的作品中最重要的系列。今次,《拿著小船的女孩(瑪雅)》將在20多年來首次在拍賣會上亮相。畢加索一直珍藏此畫,直至1973年逝世,作品後來由已故時裝設計師喬瓦尼·范思哲(Gianni Versace)收藏,1999年連同范思哲的另外24件畢加索作品在倫敦蘇富比出售。2022年12月20日,瑪雅去世,享年87歲,而《拿著小船的女孩(瑪雅)》亦再次在市場出現。



格哈德・里希特《抽象畫》,1986年作 油彩畫布,共兩部分,260 x 400公分估價逾2,500萬美元

格哈德・里希特舉世聞名的「抽象畫」系列代表鉅 作—《抽象畫》(1986年作)尺幅恢宏,畫幅長達整整四米(260.4公分x400公分),為上述系列中首批面世的巨型作品。其尺幅之巨大、用色之豐 富濃郁,放諸里希特畢生所創的多幅巨型傑作亦十分罕見,極為難得。1986年是里希特事業生涯的 關鍵一年,見證藝術家在創作上的重大突破。

這幅《抽象畫》的估價高逾2,000萬英鎊。它最近一次拍賣是2007年,在紐約蘇富比以970萬美元(估價 600萬至800萬美元)拍出,刷新當時里希特抽象畫的世界拍賣紀錄及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第二位。此後,此畫由一位美國私人藏家一直珍藏至今。

綜觀里希特的事業生涯,他只創作過24幅如本作般尺幅宏大(寬度逾380公分)的《抽象畫》,其中半數已由世界各大博物館珍藏。另外,本作的創作主題,與里希特現時拍場上的最高成交作品十分相似—後者是另一幅出自1986年的里希特代表作,在藝術家的專題目錄中與前者只相距兩件作品。這幅畫於2015年在 倫敦蘇富比以3,020萬英鎊/4,630萬美元售出,一舉打破藝術家的個人拍賣紀錄。



愛德華・孟克《在海灘起舞》蛋彩畫布,1906-07年作 90 x 402.6 公分
估價約1,500萬至2,500萬美元

愛德華.孟克長年在畫布上與內在心魔搏鬥,對抗生死流轉所帶來的無盡折磨,也因為擁有獨一無二的藝術視 角,讓他在過程中創作出深刻洞察人類心靈的藝術作品。 1906年,孟克遇上人生的轉折點,獲委託進行創作, 作品便是今時今日世人所知的「萊因哈特橫飾壁畫」系列(The Reinhardt Frieze),這套組畫一共由十二幅主 要畫作組成,當時懸掛於由馬克斯.萊因哈特主理的劇院的牆上,這間位於柏林的劇院風格前衛,而畫作也以 全景環繞的裝置方式成為同類型作品中的首例,在劇場表演與視覺藝術之間打開劃時代的連結。

《在海灘起舞》的尺幅達四米多寬,是這個橫飾壁畫系列的代表作。畫作探索孟克眾多主要母題,前景中是兩 位他曾經深愛的女子,而這兩段戀情都換來了心碎的結局。萊因哈特系列的其他畫作一概由德國各大博物館收 藏,只有這幅《在海灘起舞》仍屬私人收藏。


本作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和漫長的戰爭歲月,它最後一次現身市場已經是89年前,當時托馬斯.奧爾森在挪威的一場拍賣會上投得本作,其珍藏中累積了約30件孟克的作品,數量之多堪稱無人能及,當中更包 括大名鼎鼎的《吶喊》四個版本之一。《在海灘起舞》經確定曾屬於柯特.格拉塞教授,他是柏林1930年代的文化界大腕,因被迫逃離柏林而在兩方家族協議下轉讓畫作。


盧西安・弗洛伊德《正在閱讀的 Ib》,1997年作,油彩畫布,134x158公分
估價1,500萬至2,000萬英鎊

這幅肖像畫的主角是盧西安・佛洛德的女兒伊索貝爾・博伊特(家人和摯友會用小名 Ib 稱呼她)。本畫完成不久,即由一位私人藏家購藏,對上一次公開展示 已經是二十年前紐約的一場展覽。如今這幅作品再度亮相,並首次登上拍場,可見藏家對它惜售有加。

這幅肖像畫繪於 1997  年,而整個九十年代期間,佛洛德創作了不少後來獲譽甚豐的重要作品。在本作中,佛洛德描繪安靜凝思的伊索貝爾,她身穿寬鬆的連身裙,雙腳擱在對面的椅子上,悠然自得地閱讀放在大腿上的馬塞爾・普魯斯特名著《追憶似水年華》。伊索貝爾為父親擔任模特兒時,讀完了整套有四千頁的《追憶似水年華》。

佛洛德一生創作了超過三十幅子女的肖像畫,這些肖像畫涵蓋油畫、素描和蝕刻板畫,而且經常是他離開 一段時間後回來與子女重聚時創作的。對藝術家和他的子女而言,作畫的時光是與家人相處的機會,此刻 沒人打擾他們,彼此可以乘機加深瞭解,增進感情。

被佛洛德稱為「Ib 風景」的《正在閱讀的 Ib》即將上拍,估價為 1,500 萬至 2,000 萬英鎊。


關於蘇富比

蘇富比拍賣行成立於1744年,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藝術與奢侈品平台。蘇富比以創新為本,透過拍賣、私人洽購及零售服務,為客戶提供接觸藝
術品與珍稀收藏品的渠道,並致力推動藝術鑑賞與保存。蘇富比的全球銷售平台信譽超卓,由領導行業的科技平台及專家團隊支持,遍及 40 個國家,涵蓋 70 種收藏類別,包括當代藝術、現代和印象派藝術、西洋古典藝術、中國藝術品、珠寶、手錶、洋酒及烈酒、室內裝飾、經典汽車及房地產等。

*估價不包括買家佣金或營運附加費;成交價包括落槌價、買家佣金與營運附加費,並扣除買家因作出「不可撤銷投標」承諾並成功競投而獲得的報酬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