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登入,或立即 註冊 建立自己的雲端美術館!

快速註冊 使用 Facebook 登入

或是

忘記密碼 | 重寄會員啟用信

快速註冊個人帳號

按下註冊鈕的同時,表示您已詳閱我們的會員服務條款,同意使用 191ART雲端美術館 所提供的服務及訂閱電子報。

已經有帳號了?馬上登入

請登入,或立即 註冊 建立自己的雲端美術館!

忘記密碼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精彩活動預告

發佈日期:2020-01-07


新觀點共享平台 展期15場重磅講座 藝術跨界浪潮狂襲

• 台灣最重要藝術盛會「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2020年元月即將登場。藝博會中的公眾藝術計畫「新觀點共享平台」,兩場展前座談順利落幕,展會期間的精彩活動準備接力登場。
• 12月29日的展前講座【科技之島】,請來新媒體藝術家 陳萬仁、豪華朗機工、以及Sean Kelly畫廊亞洲區總監 林瑀希進行分享,更有Giloo紀實影音紀錄片放映。精華內容整理,詳見內文。
• 元月17日起的3天展會期間,「新觀點共享平台」將呈獻共計15場次的精彩講座活動,精彩亮點已整理於內文,帶您先睹為快。


台灣最重要藝術盛會「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2020年元月即將登場。其中公眾藝術計畫「新觀點共享平台」,將在元月17日起的3天展會期間,呈獻共計15場次的精彩講座活動,包括跨界論壇、影音放映,集合各領域重磅講者與藝術家,進行觀點的交流碰撞,將帶給台北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饗宴。

「新觀點共享平台」為系列公眾講座,涵蓋四大主題:科技、生態、傳統、及流行文化,匯聚各領域重要意見領袖,展開藝術的跨界交流對談。本屆主題「思想共築:島嶼與海峽」,由台北當代聯合總監岳鴻飛(Robin Peckham)與文化評論家張鐵志共同策劃,從科技、生態、傳統與流行文化四個面向,了解台灣當代藝術的獨特樣貌。

【科技之島】場次重點紀實

展前最後一場「新觀點共享平台」講座【科技之島】,12月29日在台北三創生活園區的「clapper studio」圓滿落幕。三創生活園區素來以多樣化科技商品聞名,也經營、鼓勵新創社群,支持與欣賞流行文化。這次台北當代與三創生活園區的合作,正呼應了本場座談的主題:「科技 vs. 藝術」。

台北當代聯合總監岳鴻飛擔任主持,偕同多位藝術與影像領域專業人士,齊聚三創園區一同討論文化與科技的關鍵問題。率先登場的是錄像藝術家陳萬仁,他暢談自己的創作經歷,更介紹了自己與2020台北當代合作的數件作品,包括裝置藝術作品《夜太美》。由於以錄像作為創作的形式,他對於科技與藝術間的關係也有獨到心得。

「隨著科技進步,很多藝術形式可以展現出新的風貌。特別是透過『錯誤的/非常態的』使用方式,更能翻轉不同視角。」陳萬仁表示。他的《夜太美》就是利用了24支智慧型手機,化為游魚的意象投影,在光影之間挑戰觀眾的視覺認知,進而反思現代科技為生活帶來的不同意義。

第二棒是獲得總統文化獎的藝術團隊豪華朗機工接力登場,由林昆穎代表出席分享。2017年的世大運機械聖火台、2018年的台中花博,他們都曾用精密的工藝技術、融入創意及美感,讓全世界看見台灣的軟實力。2020台北當代,他們繼續用令人炫目驚嘆的作品震懾所有觀眾,包括有如光芒一般溫馴輕柔的《太陽之詩》、散發飛揚奇趣未來感的《漫遊—羽》、以及使用241盞回收路燈打造的公共藝術《日光域》。

「把科技元素與精神導入藝術,能幫助藝術家建立一種更系統的方法論。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匯聚了更多能量,把原本天馬行空的浪漫想法,用作品保留下來,傳遞給更多人。」林昆穎說。

Sean Kelly畫廊亞洲區總監林瑀希,則以多件藝術作品為例,討論數位藝術的核心概念、發展趨勢,並介紹三創生活園區的公共藝術執行策略。林瑀希認為,「概念是藝術真正的靈魂,不論是傳統的畫作、雕塑、或是新科技與數位,都是概念的載體與媒介。怎麼呈現思考、感動人心,才是藝術的價值所在。」

最後,與2020台北當代合作的影音平台「Giloo紀實影音」,由平台總監鄧兆旻出席分享,播放了數位科技主題電影《人類未來方程式》。該片結合檔案影像跟未來學、腦神經學等各領域的專家意見,探索科技脈絡同時,也對未來提供極具啟發的觀點。

鄧兆旻表示:「技術這件事情,對藝術的顛覆是很巨大的,像是線上串流就挑戰了電影原本的定義。但這不是零和的局面,很多時候是增加了我們的選擇空間、帶來更多可能性。」

新觀點共享平台 展期精彩活動總覽

展前的兩場講座,【生態之島】與【科技之島】,已經激盪出許多精彩的觀點與迴響,接下來,「新觀點共享平台」將在展會期間,繼續帶來精彩的內容。元月17日起,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在南港展覽館盛大展出,3日的展期內,每天都會有「新觀點共享平台」呈獻的系列跨領域論壇,由來自台灣、亞洲及國際的著名藝文領袖參與,針對本屆四大主題:「生態」、「科技」、「傳統」和「流行文化」的主題提出討論。

 

日期

時間

長度(分鐘)

主題

1 17 日

11:00

45

藝術家座談: Oscar Murillo

來自哥倫比亞的 Oscar Murillo,是英國藝術獎項透納獎  (Turner Prize) 2019 年的得主之一,極富社會意義。

1 17 日

12:15

45

藝術家座談:克里斯托弗布倫

英國畫家克里斯托弗・勒・布倫 (Christopher Le Brun),自2011 年以來,一直擔任英國家藝術學院 (Royal Academy of Arts) 的院長,曾兩度獲得約翰•莫爾斯 (John Moores Painting Prize)  獎,在藝術領域具有卓越地位。

1 17 日

13:30

120

Giloo 紀實影音放映+映後座談  : 《伊勢神宮:山海的千年迴響》

2013 年,位於日本三重縣的道教信仰中心伊勢神宮,又將迎來每 20 年舉行一次的「式年遷宮」儀式,擇地以建築古法重建神 宮。這項持續千年的傳統,象徵對於自然的敬畏與感激。

1 17 日

16:00

45

傳統之島:世界、地區與大中華

我們是否能將文化傳統視為流行文化的其中一種形式?能藉由哪種世界主義的觀點,了解中華文化中的地域差異由藝術出版 Ocula 總編輯白慧怡 (Stephanie Bailey) 主持,與談人包藝術 家趙剛、藝術修復師蔡舜任、與藝術家林明弘。

1 17 日

17:15

45

生態之島:美術館與建成環境

藝術與建築,能如何與自然建立連結?位於鄉間的美術館,相較於城市,能創造何種不同的造訪經驗?美術館建築如何影響觀展者的藝術體驗?由建築師阮慶岳主持,與談人包括日本森美術館總策展人片岡真實、以及忠泰集團副董事長兼建築文化藝術基金 會執行長李彥良。

1 18 日

11:00

45

流行文化之島:愛、藝術與嘻哈文化

流行文化在美術館中的定位為何?為何街頭藝術現今如此風行?藝術對於流行文化發揮何種效果?反之,流行文化對藝術的影響 為何?台灣流行音樂及嘻哈音樂的歷史,如何形塑亞洲離散文 化?對談者包括 Artforum 輯李佳桓 (Alvin Li)、以及音人剃 刀蔣。

1 18 日

12:15

45

藝術家座談:貝爾納弗里茨

貝爾納•弗里茨 (Bernard Frize) 出生於法國,除了作品見於各大美術館館藏外,展覽更是遍及世界,曾在 2015 年獲得德的凱 特•珂勒惠支獎  (the Kollwitz Prize)

1 18 日

13:30

45

藝術產業現場:譜寫藝術史的畫廊史

紐約和台北是如何發展出獨特的畫廊產業文化?縱橫藝壇數十載,傳奇的畫廊主將齊聚分享職涯中的所見所聞artnet 總編 輯 Andrew Goldstein 主持與談人包括 Lévy Gorvy 的共同 創辦人兼合夥人布賴特格文 (Brett Gorvy),以及 2018 亞洲最佳藝術經理人、耿畫廊負責人耿桂英。

1 18 日

14:45

45

藝術家座談:王三慶

王三慶 1940 年生於中國重。自 1961 年他開始學習複中國歷朝水墨畫。於 1967 年,王慶受聘為藝術指導兼副導演,以《緹縈》獲亞太影展「最佳藝術指導獎2010 年於北開設 工作室,2019 參與鮑棟於京指紋畫廊策劃的美術 NO.2 聯展。

1 18 日

16:00

45

Giloo 紀實影音放映+映後座談  :《紅色高

棉:失落的搖滾樂》

1960 年代當越戰如火如荼,埔寨的美國酒吧區開始出現一種奇特音樂的蹤跡,它們吸納英美搖滾樂跟法國香頌的風格,並揉雜 柬埔寨傳統元素。但當赤柬攻佔金邊,開始撲殺樂手歌者,這道

炙熱火光嘎然而止。映後座談由 Giloo 紀實影音總監鄧兆旻主 持。

1 18 日

17:15

45

流行文化之島:時尚、藝術與台灣文化

時尚和科技結合,誰是最大的受惠者?藝術家的聯名訂製作品,和多元行銷、創意行銷活動的差別為何?當代藝術正在成為主流 社會現象嗎?由 Vogue 台灣總編輯孫怡、時裝設計師與藝術家Item Idem、以及韓國藝術家 Jihyun Boo 共同主談。

1 19 日

11:00

45

藝術產業現場:創意型政府

論及與藝術、創意產業的互動,政府能如何發揮最大支持?當代藝術能被理解為創意產業嗎?近年來台灣文化藝術方面,已萌生 哪些嶄新的向度?由典藏雜誌社社長簡秀枝、以及前文化部政務 次長、也是首屆文化內容策進院董事長丁曉菁,用對話激盪火 花。

15 個場次皆無須事先報名,請在講座開始前 10 分鐘至新觀點共享平台論壇室入座。現場並提供中英同步口譯。

(藝文報報新聞發佈)